燕赵晚报:别让反腐民意只停留在举报网站上
来源:燕赵晚报 时间:2009-10-31 12:06:00
中纪委监察部开通举报网站后广受关注,昨日下午网站登陆一直不顺畅,热线电话也一直忙音;到了晚上,相关服务才恢复正常,网民估计是太多人登陆所致。网民还比较关心网上举报如何确保举报人信息不泄露。
去年6月中纪委开通12388举报电话当天被打爆,今年6月最高检12309举报网站开通之际又一度因拥堵而瘫痪,纪检监察举报网开通后又被刷爆。透过斯情斯景,广大民众参与反腐斗争热情之高涨可见一斑。
网络的开放、网民的增加,使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一个表达民意的绿色通道。无论身份如何,只要拥有一个IP,便无需举手,无需经过层层审批过滤,即可发出自己的声音。网络作为民意诉求通道,越来越彰显其独有的渠道功能。比如“ * ”事件,正是由于网络舆论力量的强势推动,其真相才被揭开。再如被网络民意罢免的第一人周久耕,他在震慑于反腐利剑之寒锋时,一定也会感叹网络民意的巨大裹挟力和冲击力。中纪委监察部开通举报网站,不仅是对网络在反腐斗争中重要作用的肯定,也是对全民反腐的强力推进。
其实,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举报,大多情况下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选择。当现实社会中民意通过常规表达渠道得不到常规反馈时,面对维权的艰难抑或深恶痛绝的腐败事件,网络就成为一个绝佳的途径。最近一项调查表明,75.5%的人选择“网络曝光”这一渠道参与反腐,排在各种方式首位。举报网站的开通似乎也正等待全民反腐时代的到来。
民意与政府的双重寄托使互联网承载了不可承受之重,但是,相对于构建坚固的网络技术平台,我们更关注被举报事件的真正处理结果,举报事件是否真正得到回应与调查处理,检查机关是否真正处理违法乱纪官员,这需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中央反腐的坚定决心!
接下来是对于仍处在弱势地位的举报人的保护问题。举报人遭到打击报复的现象屡见不鲜,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以“你认为自己有举报腐败的义务吗”为题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34.9%的接受调查者担心举报后遭到打击报复。网友对网络反腐举报处于一种观望状态,对随时可爆发的安全问题顾虑重重,众多举报人为避免风险和代价而选择了沉默。保护好举报人的安全才能充分调动群众反腐的积极性,才不会使网络举报沦落到空有网站而鲜有人敢于举报的尴尬境地。鉴于此,当下我们欢迎、提倡实名举报,但也应允许匿名举报。有关部门还需不断完善举报人保护制度,这才能使网络反腐发挥其预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