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百度,云计算,框计算那些事儿
来源:lolibeta.com 时间:2010-09-03 11:07:00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了,百度在最近些日子改版了。是的,就像图中的那样,他的框计算改进了。更加智能,更加先进,也更加可怕。
过去我曾经写过一篇百度的框计算分析的文章。不过现在回顾这样的文章显然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我们已经不能将目光放在百度的人工干预究竟能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样基础的问题上了。
百度正在终结属于草根站长的互联网时代。
还是老样子,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老朋友Google吧。
Google在做什么?
Google当然也有类似的服务,他被称作OneBox。和框计算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他们都是直接在搜索结果中直接呈现出用户想要搜索的结果。
当用户搜索在搜索引擎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他还会继续查看搜索结果中找到的其他网页吗?显然是不会的。直接显示用户想要的结果,这意味着这个用户本次搜索行为的终结。
所以,Google对于自己的OneBox服务也十分小心,曾经许多的OneBox结果最终大多都没有被保留下来;大部分的OneBox仅仅只是一些辅助性的数据,即使有引用其他网站内容,Google也会在醒目的位置标示出网站的连接。
这是为什么?
作为Google推出的浏览器,Chrome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或许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我个人一直认为,设计,其实就是精于细节。很多时候,从细节中也可以找出一些平时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我们继续将它放大。为了便于理解,我将它进行了颜色标记。能够看出,Chrome可以被分为两个区域,我们暂且称之为——标签区、网页区。
标签。这正是Chrome有别于其他浏览器最大的一点不同。将工具栏与标签融合,并且将标签独立于工具栏之外。
这是用来进行对比的IE8,这也是大部分浏览器的标准配置。因为种种原因,这里不再使用Firefox。
我同样用不同的颜色将它划分为了两个区域,暂且称之为——浏览器区、网页内容区。
如此一来,对比的结果就很明显了。
从这个细节中,我们可以大概猜测出Google在这个方面的设计思路:每一个标签,都是一个独立的网页。这样做有一个最大的好处:用户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网页,而非浏览器上。
这一点,我之前在进行Firefox与Chrome的对比时就提到过。现在,我打算再重复一下当时的一个结论:Chrome的目的,是为了忠实的呈现出网页最初被设计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