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的示例解析

作者:小袁ITSuper 时间:2021-03-17 10:34:10 

1. 算法描述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遍历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2. 算法分析

1.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升序),就交换他们两个。

2.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3.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的示例解析

那么我们需要进行n-1次冒泡过程,每次对应的比较次数如下图所示: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的示例解析

3. 动图展示

看明白了运行流程,我们再来看看动图实现: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的示例解析

4. 代码实现

我们对如下无序列表进行排序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的示例解析

实现代码:

import time

pop_list = [19, 14, 10, 4, 15, 26, 20, 96]
print("没排序前的列表为:", pop_list)
# 记录开始时间
start = time.time()
# 外层循环控制轮数
for i in range(len(pop_list) - 1):
   # 内层循环控制比较次数
   for j in range(len(pop_list) - i - 1):
       # 如果前一个数字比后一个数字大,就交换位置
       if pop_list[j] > pop_list[j + 1]:
           # python特有交换位置方式
           pop_list[j], pop_list[j + 1] = pop_list[j + 1], pop_list[j]

print("排序好的列表为:", pop_list)
# 记录结束时间
end = time.time()
print("算法总耗时:", end - start)

运行结果: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的示例解析

5. 算法升级

在循环中定义了一个变量count,如果第一次循环后count没有变化,就说明输入的是有序序列,这时我们直接return退出循环,这时候的时间复杂度为O(n)

实现代码:

import time

def bubble_sort(pop_list):
   for j in range(len(pop_list) - 1, 0, -1):
       count = 0
       for i in range(0, j):
           if pop_list[i] > pop_list[i + 1]:
               pop_list[i], pop_list[i + 1] = pop_list[i + 1], pop_list[i]
               count += 1
       if count == 0:
           return

pop_list = [19, 14, 10, 4, 15, 26, 20, 96]
print("没排序前的列表为:", pop_list)
# 记录开始时间
start = time.time()
bubble_sort(pop_list)
print("排序好的列表为:", pop_list)
# 记录结束时间
end = time.time()
print("算法总耗时:", end - start)

运行结果: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的示例解析

6. 时间复杂度分析

最优时间复杂度:O(n) (表示遍历一次发现没有任何可以交换的元素,排序结束。)

最坏时间复杂度:O(n^2)

稳定性:稳定

排序分析:待排数组中一共有8个数,第一轮排序时进行了7次比较,第二轮排序时进行了6比较,依次类推,最后一轮进行了1次比较。

数组元素总数为N时,则一共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1)+ (N-2)+ (N-3)+ ...1=N*(N-1)/2

算法约做了N^2/2次比较。因为只有在前面的元素比后面的元素大时才交换数据,所以交换的次数少于比较的次数。如果数据是随机的,大概有一半数据需要交换,则交换的次数为N^2/4(不过在最坏情况下,即初始数据逆序时,每次比较都需要交换)。

交换和比较的操作次数都与 N^2 成正比,由于在大O表示法中,常数忽略不计,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来源:https://blog.csdn.net/yuan2019035055/article/details/125089982

标签:Python,冒泡排序,算法
0
投稿

猜你喜欢

  • 对python指数、幂数拟合curve_fit详解

    2022-12-03 16:28:52
  • python调用staf自动化框架的方法

    2021-11-03 17:47:43
  • python shell命令行中import多层目录下的模块操作

    2023-08-24 11:28:40
  • 在服务端合并和压缩JavaScript和CSS文件

    2010-07-15 12:48:00
  • 在VS Code上搭建Python开发环境的方法

    2021-02-19 14:20:38
  • python模块导入方式浅析步骤

    2023-05-13 01:08:13
  • Python的进程及进程池详解

    2021-05-18 08:51:46
  • Python判断文本中消息重复次数的方法

    2022-11-12 10:00:54
  • 格式化数字ASP,PHP版

    2009-01-19 14:17:00
  • 利用setuptools打包python程序的方法步骤

    2023-07-20 08:57:47
  • python中实现精确的浮点数运算详解

    2022-12-27 07:08:27
  • Pytest中skip skipif跳过用例详解

    2022-07-21 09:42:30
  • python 实现检验33品种数据是否是正态分布

    2022-09-25 19:57:55
  • Tensorflow 训练自己的数据集将数据直接导入到内存

    2023-08-18 14:30:14
  • Python设计模式中的状态模式你了解吗

    2023-07-14 08:20:28
  • pandas读取csv文件提示不存在的解决方法及原因分析

    2022-10-27 19:08:02
  • Bootbox将后台JSON数据填充Form表单的实例代码

    2023-08-22 22:01:21
  • ORACLE LATERAL-SQL-INJECTION 个人见解

    2009-03-04 10:34:00
  • Python爬虫之获取心知天气API实时天气数据并弹窗提醒

    2023-04-17 14:40:58
  • MySQL 索引详解

    2010-01-20 09:39:00
  • asp之家 网络编程 m.aspx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