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JAVA 线程-线程的状态有哪些?它是如何工作的?

作者:流年的夏天 时间:2023-11-27 03:33:09 

线程(Thread)是并发编程的基础,也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元,它依托进程而存在。

一个进程中可以包含多个线程,多线程可以共享一块内存空间和一组系统资源,因此线程之间的切换更加节省资源、更加轻量化,也因此被称为轻量级的进程。

线程的状态在 JDK 1.5 之后以枚举的方式被定义在 Thread 的源码中,它总共包含以下 6 个状态:

  • NEW,新建状态,线程被创建出来,但尚未启动时的线程状态;

  • RUNNABLE,就绪状态,表示可以运行的线程状态,它可能正在运行,或者是在排队等待操作系统给它分配 CPU 资源;

  • BLOCKED,阻塞等待锁的线程状态,表示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正在等待监视器锁,比如等待执行 synchronized 代码块或者使用 synchronized 标记的方法;

  • WAITING,等待状态,一个处于等待状态的线程正在等待另一个线程执行某个特定的动作,比如,一个线程调用了 Object.wait() 方法,那它就在等待另一个线程调用 Object.notify() 或 Object.notifyAll() 方法;

  • TIMED_WAITING,计时等待状态,和等待状态(WAITING)类似,它只是多了超时时间,比如调用了有超时时间设置的方法 Object.wait(long timeout) 和 Thread.join(long timeout) 等这些方法时,它才会进入此状态;

  • TERMINATED,终止状态,表示线程已经执行完成。

线程状态的源代码如下:


public enum State {
/**
 * 新建状态,线程被创建出来,但尚未启动时的线程状态
 */
NEW,
/**
 * 就绪状态,表示可以运行的线程状态,但它在排队等待来自操作系统的 CPU 资源
 */
RUNNABLE,
/**
 * 阻塞等待锁的线程状态,表示正在处于阻塞状态的线程
 * 正在等待监视器锁,比如等待执行 synchronized 代码块或者
 * 使用 synchronized 标记的方法
 */
BLOCKED,
/**
 * 等待状态,一个处于等待状态的线程正在等待另一个线程执行某个特定的动作。
 * 例如,一个线程调用了 Object.wait() 它在等待另一个线程调用
 * Object.notify() 或 Object.notifyAll()
 */
WAITING,
/**
 * 计时等待状态,和等待状态 (WAITING) 类似,只是多了超时时间,比如
 * 调用了有超时时间设置的方法 Object.wait(long timeout) 和
 * Thread.join(long timeout) 就会进入此状态
 */
TIMED_WAITING,
/**
 * 终止状态,表示线程已经执行完成
 */

}

线程的工作模式是,首先先要创建线程并指定线程需要执行的业务方法,然后再调用线程的 start() 方法,此时线程就从 NEW(新建)状态变成了 RUNNABLE(就绪)状态;

然后线程会判断要执行的方法中有没有 synchronized 同步代码块,如果有并且其他线程也在使用此锁,那么线程就会变为 BLOCKED(阻塞等待)状态,当其他线程使用完此锁之后,线程会继续执行剩余的方法。

当遇到 Object.wait() 或 Thread.join() 方法时,线程会变为 WAITING(等待状态)状态;

如果是带了超时时间的等待方法,那么线程会进入 TIMED_WAITING(计时等待)状态;

当有其他线程执行了 notify() 或 notifyAll() 方法之后,线程被唤醒继续执行剩余的业务方法,直到方法执行完成为止,此时整个线程的流程就执行完了,执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详解JAVA 线程-线程的状态有哪些?它是如何工作的?

【BLOCKED 和 WAITING 的区别】

虽然 BLOCKED 和 WAITING 都有等待的含义,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它们状态形成的调用方法不同。

其次 BLOCKED 可以理解为当前线程还处于活跃状态,只是在阻塞等待其他线程使用完某个锁资源;

而 WAITING 则是因为自身调用了 Object.wait() 或着是 Thread.join() 又或者是 LockSupport.park() 而进入等待状态,只能等待其他线程执行某个特定的动作才能被继续唤醒。

比如当线程因为调用了 Object.wait() 而进入 WAITING 状态之后,则需要等待另一个线程执行 Object.notify() 或 Object.notifyAll() 才能被唤醒。

【start() 和 run() 的区别】

首先从 Thread 源码来看,start() 方法属于 Thread 自身的方法,并且使用了 synchronized 来保证线程安全,源码如下: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tart() {

// 状态验证,不等于 NEW 的状态会抛出异常

if (threadStatus != 0)

throw new 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

// 通知线程组,此线程即将启动

group.add(this);

boolean started = false;

try {

start0();

started = true;

} finally {

try {

if (!started) {

group.threadStartFailed(this);

}

} catch (Throwable ignore) {

// 不处理任何异常,如果 start0 抛出异常,则它将被传递到调用堆栈上

}

}

}

run() 方法为 Runnable 的抽象方法,必须由调用类重写此方法,重写的 run() 方法其实就是此线程要执行的业务方法,源码如下:


public class 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 忽略其他方法......

private Runnable target;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f (target != null) {

target.run();

}

}

}

@Functional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 {

public abstract void run();

}

从执行的效果来说,start() 方法可以开启多线程,让线程从 NEW 状态转换成 RUNNABLE 状态,而 run() 方法只是一个普通的方法。

其次,它们可调用的次数不同,start() 方法不能被多次调用,否则会抛出 java.lang.IllegalStateException;而 run() 方法可以进行多次调用,因为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方法而已。

【线程优先级】

在 Thread 源码中和线程优先级相关的属性有 3 个:


// 线程可以拥有的最小优先级

public final static int MIN_PRIORITY = 1;

// 线程默认优先级

public final static int NORM_PRIORITY = 5;

// 线程可以拥有的最大优先级

public final static int MAX_PRIORITY = 10

线程的优先级可以理解为线程抢占 CPU 时间片的概率,优先级越高的线程优先执行的概率就越大,但并不能保证优先级高的线程一定先执行。

在程序中我们可以通过 Thread.setPriority() 来设置优先级,setPriority() 源码如下:


public final void setPriority(int newPriority) {

ThreadGroup g;

checkAccess();

// 先验证优先级的合理性

if (newPriority > MAX_PRIORITY || newPriority < MIN_PRIORITY)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if((g = getThreadGroup()) != null) {

// 优先级如果超过线程组的最高优先级,则把优先级设置为线程组的最高优先级

if (newPriority > g.getMaxPriority()) {

newPriority = g.getMaxPriority();

}

setPriority0(priority = newPriority);

}

}

【线程的常用方法】

线程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个。

join()

在一个线程中调用 other.join() ,这时候当前线程会让出执行权给 other 线程,直到 other 线程执行完或者过了超时时间之后再继续执行当前线程,join() 源码如下:


public final synchronized void join(long milli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ng bas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now = 0;

// 超时时间不能小于 0

if (millis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timeout value is negative");

}

// 等于 0 表示无限等待,直到线程执行完为之

if (millis == 0) {

// 判断子线程 (其他线程) 为活跃线程,则一直等待

while (isAlive()) {

wait(0);

}

} else {

// 循环判断

while (isAlive()) {

long delay = millis - now;

if (delay <= 0) {

break;

}

wait(delay);

now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base;

}

}

}

从源码中可以看出 join() 方法底层还是通过 wait() 方法来实现的。

例如,在未使用 join() 时,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hread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1; i < 6; i++)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睡眠:" + i + "秒。");

}

});

thread.start(); // 开启线程

// 主线程执行

for (int i = 1; i < 4; i++)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睡眠:" + i + "秒。");

}

}

}

程序执行结果为:

复制主线程睡眠:1秒。

子线程睡眠:1秒。

主线程睡眠:2秒。

子线程睡眠:2秒。

主线程睡眠:3秒。

子线程睡眠:3秒。

子线程睡眠:4秒。

子线程睡眠:5秒。

从结果可以看出,在未使用 join() 时主子线程会交替执行。

然后我们再把 join() 方法加入到代码中,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hread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 {

for (int i = 1; i < 6; i++)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子线程睡眠:" + i + "秒。");

}

});

thread.start(); // 开启线程

thread.join(2000); // 等待子线程先执行 2 秒钟

// 主线程执行

for (int i = 1; i < 4; i++) {

try {

Thread.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睡眠:" + i + "秒。");

}

}

}

程序执行结果为:

复制子线程睡眠:1秒。

子线程睡眠:2秒。

主线程睡眠:1秒。

// thread.join(2000); 等待 2 秒之后,主线程和子线程再交替执行

子线程睡眠:3秒。

主线程睡眠:2秒。

子线程睡眠:4秒。

子线程睡眠:5秒。

主线程睡眠:3秒。

从执行结果可以看出,添加 join() 方法之后,主线程会先等子线程执行 2 秒之后才继续执行。

yield()

看 Thread 的源码可以知道 yield() 为本地方法,也就是说 yield() 是由 C 或 C++ 实现的,源码如下:


public static native void yield();

yield() 方法表示给线程调度器一个当前线程愿意出让 CPU 使用权的暗示,但是线程调度器可能会忽略这个暗示。

比如我们执行这段包含了 yield() 方法的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Runnable runnable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线程:"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I:" + i);

if (i == 5) {

Thread.yield();

}

}

}

};

Thread t1 = new Thread(runnable, "T1");

Thread t2 = new Thread(runnable, "T2");

t1.start();

t2.start();

}

当我们把这段代码执行多次之后会发现,每次执行的结果都不相同,这是因为 yield() 执行非常不稳定,线程调度器不一定会采纳 yield() 出让 CPU 使用权的建议,从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liuxia912/p/13156471.html

标签:JAVA,线程,状态
0
投稿

猜你喜欢

  • Spring RestTemplate的使用与踩坑

    2022-01-12 21:43:14
  • 一文教你如何使用Databinding写一个关注功能

    2023-09-17 12:26:47
  • Maven搭建springboot项目的方法步骤

    2022-08-08 09:50:09
  • C#表达式树Expression动态创建表达式

    2023-03-26 06:44:39
  • C#导入导出EXCEL文件的代码实例

    2022-04-21 07:15:15
  • C#获取真实IP地址(IP转为长整形、判断是否内网IP的方法)

    2022-01-31 08:50:06
  • Qt for Android开发实例教程

    2023-06-27 10:00:39
  • C#记录消息到日志文件的方法

    2021-09-17 23:10:39
  • Mybatis配置之typeAlias标签的用法

    2023-11-27 20:18:20
  • Java线程状态变换过程代码解析

    2023-08-06 18:05:29
  • C#事件管理器如何清空所有监听详解

    2022-01-17 14:29:44
  • AQS(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抽象队列同步器及工作原理解析

    2023-02-24 22:20:09
  • Android中利用matrix 控制图片的旋转、缩放、移动

    2023-01-12 12:35:01
  • JAVA读取文件夹大小的几种方法实例

    2021-05-24 21:01:53
  • Java 8 中的 10 个特性总结及详解

    2023-07-21 00:06:51
  • IDEA不识别Java文件:文件变橙色&显示后缀名.java的解决

    2022-05-27 06:43:36
  • 一文带你了解C#中抽象方法与虚方法的区别

    2023-07-23 00:14:32
  • 基于Jenkins搭建.NET Core持续集成环境过程图解

    2021-10-25 03:44:33
  • Maven项目读取resources文件路径问题解决方案

    2023-04-21 15:05:11
  • 浅析JAVA中过滤器、监听器、拦截器的区别

    2023-10-18 17:47:24
  • asp之家 软件编程 m.aspxho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