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计算质数的6种方法

作者:ReisenSS 时间:2023-11-06 10:22:27 

因为要学着写渗透工具,这几天都在上python编程基础课,听得我打瞌睡,毕竟以前学过嘛。最后sherry老师留了作业,其中一道题是这样的:

题目:编写python程序找出10-30之间的质数。

太简单了,我直接给出答案:

Prime = [11, 13, 17, 19, 23, 29]
print(Prime)

输出结果:

[11, 13, 17, 19, 23, 29]

当然,这样做肯定会在下节课被sherry老师公开处刑的,所以说还是要根据上课时学的知识写个算法。

1.穷举法

回想一下上课时学了变量、列表、循环语句之类的东西,sherry老师还亲自演示了多重死循环是怎么搞出来的(老师是手滑了还是业务不熟练啊),所以我们还是要仔细思考一下不要重蹈覆辙。

思路:首先要构造一个循环,遍历所有符合条件的自然数,然后一个一个验证是否为质数,最后把符合条件的质数列出来。

# 最开始编的穷举法,简单粗暴,就是性能拉跨。
# P=因数,N=自然数
import time
t0 = time.time()  # 开始时间
Min = 10  # 范围最小值
Max = 30  # 范围最大值
Result = []  # 结果
for N in range(Min, Max):  # 给自然数来个遍历
   for P in range(2, N):
       if (N % P == 0):  # 判断是否有因数
           break  # 有因数那就不是质数,跳出循环
   else:
       Result.append(N)
print('计算', 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
print(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序列:', Result)
print(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个数:', len(Result))
print('计算耗时:', time.time() - t0, '秒')

执行结果(计算耗时是最后加上去的):

python计算质数的6种方法

到这里作业就搞定了。然后把其他几道题也做完了,发现很无聊,就又切回来想搞点事。这么点计算量,0秒真的有点少,不如趁这个机会烤一烤笔记本的性能,所以直接在Min和Max的值后面加几个0。试试100000-200000。

python计算质数的6种方法

很尴尬,直接卡住了,这代码有点拉跨啊,完全不符合我的风格。倒了杯咖啡,终于跑完了。

python计算质数的6种方法

这个也太夸张,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很久以前用C写的代码我记得也没那么慢啊。反正周末挺闲的,不如仔细研究一下。

2.函数(CV) *

为了拓宽一下思路,我决定借鉴一下大佬的代码。听说函数是个好东西,所以就CV了两个函数。

一个函数判断质数,另一个求范围内的所有质数,把它们拼一起,是这个样子:

# 网上学来的,自定义两个函数,但是数值稍微大点就卡死了。
import time
t0 = time.time()
Min = 100000  # 范围最小值
Max = 200000  # 范围最大值
def is_prime(n): return 0 not in [n % i for i in range(2, n//2+1)]  # 判断是否为质数
def gen_prime(a, b): return [n for n in range(
   a, b+1) if 0 not in [n % i for i in range(2, n//2+1)]]  # 输出范围内的质数
print('计算', 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
print(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序列:', gen_prime(Min, Max))
print('计算耗时:', time.time() - t0, '秒')

稍微改动了一下,还是100000-200000,我们试试看。

python计算质数的6种方法

嗯,一运行风扇就开始啸叫,CPU都快烤炸了。看来CV * 也不行啊。经过漫长的烤机,这次结果比上次还惨,300多秒,这两个函数本质上还是穷举法,看来这条路也走不通。

3.穷举法改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穷举法的代码,看看有没有什么改进的方法。首先,通过九年义务教育掌握的数学知识,我们知道,质数中只有2是偶数,所以计算中可以把偶数忽略掉,只计算奇数,工作量立马减半!其次,在用因数P判断N是否为质数时,如果P足够大的话,比如说PxP>=N的时候,那么后面的循环其实是重复无意义的。因为假设PxQ>=N,那么P和Q必然有一个小于sqrt(N),只需要计算P<=sqrt(N)的情况就行了。

因为2作为唯一一个偶数,夹在循环里面处理起来很麻烦,所以放在开头处理掉。最终的代码如下:

# 优化后的代码,减少了一些无意义的循环,比以前快多了。
import time
t0 = time.time()
Min = 100000  # 范围最小值
Max = 200000  # 范围最大值
Prime = [2, 3]  # 质数列表
Result = []  # 结果
Loop = 0  # 计算循环次数
if Min <= 2:
   Result.append(2)
if Min <= 3:
   Result.append(3)  # 先把2这个麻烦的偶数处理掉
for N in range(5, Max, 2):
   for P in range(3, int(N**0.5)+2, 2):  # 只计算到根号N
       Loop += 1
       if (N % P == 0):
           break
   else:
       Prime.append(N)
       if N > Min:
           Result.append(N)
print('计算', 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
print(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序列:', Result)
print(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个数:', len(Result))
print('循环次数:', Loop)
print('计算耗时:', time.time() - t0, '秒')

python计算质数的6种方法

代码量虽然多了,但是效果还是很明显,100000-200000才0.4秒,快了不知道多少,看来我们的思路是对的。我决定再加到1000000-5000000,看看能不能撑住。因为输出太多了控制台会卡死,所以改一下,只输出最后一个质数。

python计算质数的6种方法

总共花了64秒,看来还是有点费劲。

4.穷举法魔改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如果我们用于判断的因数,不是用奇数列表,而是用生成的Prime列表里面的质数,因为质数的个数远远少于奇数,所以第二个循环会少一些工作量呢?可以试试看。但是因为这个改动,需要加一些判断语句进去,所以节省的时间比较有限。

# 别看这个代码比较长,但是跑到1000万也不会卡死,而且还很快。
import time
t0 = time.time()
Min = 1000000  # 范围最小值
Max = 5000000  # 范围最大值
Prime = [2, 3]  # 质数列表
Result = []  # 结果
Loop = 0  # 计算循环次数
if Min <= 2:
   Result.append(2)
if Min <= 3:
   Result.append(3)
for N in range(5, Max, 2):
   M = int(N**0.5)  # 上限为根号N
   for P in range(len(Prime)):  # 在质数列表Prime中遍历
       Loop += 1
       L = Prime[P+1]
       if (N % L == 0):
           break
       elif L >= M:  # 上限大于根号N,判断为质数并跳出循环
           Prime.append(N)
           if N > Min:
               Result.append(N)
           break
print('计算', 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
print('最后一个质数:', Result[-1])
print(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个数:', len(Result))
print('循环次数:', Loop)
print('计算耗时:', time.time() - t0, '秒')

还是1000000-5000000再试试看

python计算质数的6种方法

这次耗时22秒,时间又缩短了一大半,但是好像已经没多少改进的空间了,感觉穷举法已经到头了,需要新的思路。

5.埃氏筛法

其实初中数学我们就学过埃氏筛法:如果P是质数,那么大于P的N的倍数一定不是质数。把所有的合数排除掉,那么剩下的就都是质数了。我们可以生成一个列表用来储存数字是否是质数,初始阶段都是质数,每次得出一个质数就将它的倍数全部标记为合数。

# 速度已经起飞了。
import time
t0 = time.time()
Min = 1000000  # 范围最小值
Max = 2000000  # 范围最大值
Loop = 0  # 计算循环次数
Result = []  # 结果
Natural = [True for P in range(Max)]  # 自然数列表标记为True
for P in range(2, Max):
   if Natural[P]:  # 标记如果为True,就是质数
       if P >= Min:
           Result.append(P)  # 添加范围之内的质数
       for N in range(P*2, Max, P):   # 将质数的倍数的标记改为False
           Loop += 1
           Natural[N] = False
print('计算', 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
print('最后一个质数:', Result[-1])
print(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个数:', len(Result))
print('循环次数:', Loop)
print('计算耗时:', time.time() - t0, '秒')

python计算质数的6种方法

1.6秒,比最高级的穷举法还要快上10多倍,这是数学的胜利。再试试1-50000000。

python计算质数的6种方法

很不错,只需要20秒。因为筛法的特性,忽略内存的影响,数值越大,后面的速度反而越快了。

6.欧拉筛法

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上面的埃氏筛法在最后标记的时候,还是多算了一些东西,N会重复标记False,比如77,既是7的倍数又是11的倍数,这样会被标记两次,后面的大合数会重复标记多次,浪费了算力,所以标记的时候要排除合数。另外就是P*N大于Max时,后面的计算已经无意义了,也要跳出来。把这些重复的动作排除掉,就是欧拉筛法,也叫线性筛。

# 最终版,优化了很多细节。
import time
t0 = time.time()
Min = 1  # 范围最小值
Max = 50000000  # 范围最大值
Loop = 0  # 计算循环次数
Prime = [2]
Result = []  # 结果
if Min <= 2:
   Result.append(2)
Limit = int(Max/3)+1
Natural = [True for P in range(Max+1)]  # 自然数列表标记为True
for P in range(3, Max+1, 2):
   if Natural[P]:  # 标记如果为True,就是质数
       Prime.append(P)
       if P >= Min:
           Result.append(P)
   if P > Limit:  # 超过Limit不需要再筛了,直接continue
       continue
   for N in Prime:   # 将质数的倍数的标记改为False
       Loop += 1
       if P*N > Max:  # 超过Max就无意义了,直接break
           break
       Natural[P * N] = False
       if P % N == 0:  # 判断是否为合数
           break
print('计算', 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
print('最后一个质数:', Result[-1])
print(Min, '到', Max, '之间的质数个数:', len(Result))
print('循环次数:', Loop)
print('计算耗时:', time.time() - t0, '秒')

(因为之前的版本缩进错了,所以更新了这段代码)

python计算质数的6种方法

同样的条件下耗时11.46秒。这是因为多了一个列表和几行判断语句,加上python的解释型特性,所以实际上并不会快好几倍,但是总体效率还是有50%左右的提升。

来源:https://juejin.cn/post/7238199999732695097

标签:python,计算质数
0
投稿

猜你喜欢

  • 对Python3中的print函数以及与python2的对比分析

    2021-09-12 08:29:35
  • SQL Server上进行表设计时表的主键设计问题

    2010-06-24 16:10:00
  • Oracle中字符串截取常用方法总结【推荐】

    2024-01-26 16:55:02
  • 跟老齐学Python之深入变量和引用对象

    2022-05-07 23:17:43
  • 浅谈Python中的私有变量

    2023-07-21 17:59:46
  • 利用Axure封装视觉标准

    2008-10-21 10:42:00
  • python实现查询IP地址所在地

    2021-09-08 17:18:43
  • 教你制作1px边框表格的四种方法

    2008-10-04 10:16:00
  • SQL语句参考及记录集对象详解

    2008-11-25 11:47:00
  • SQL大讲堂:如何了解SQL的执行频率

    2009-09-05 09:40:00
  • Python 利用base64库 解码本地txt文本字符串

    2021-01-13 14:33:58
  • SQL Server与Oracle数据库在查询优化上的差异

    2009-02-18 14:28:00
  • Python的string模块中的Template类字符串模板用法

    2023-02-02 10:53:05
  • jquery ajax传递中文参数乱码问题及解决方法说明

    2024-04-22 22:21:54
  • Python3调用微信企业号API发送文本消息代码示例

    2023-05-03 16:23:41
  • OpenCV半小时掌握基本操作之腐蚀膨胀

    2023-05-29 08:14:35
  • mysql主键,外键,非空,唯一,默认约束及创建表的方法

    2024-01-17 18:18:06
  • SQL的SUBSTR()函数使用介绍

    2024-01-16 14:19:27
  • 实现PHP多线程异步请求的3种方法

    2024-05-03 15:49:31
  • bootstrap-table+treegrid实现树形表格

    2024-04-29 13:12:53
  • asp之家 网络编程 m.aspxhome.com